跳轉到主內容

兩岸情侶初次拜見家長,應先見哪壹方?

舊傳《四喜詩》雲:“久旱逢甘露,他鄉遇故知,洞房花燭夜,金榜題名時。”眾所周知,這四句詩壹直被視作人生“四大喜事”,其中婚姻,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向往和憧憬的壹大幸事,走進婚姻也成了每壹位未婚年輕人在人生道路上必選的壹項。

當壹對情侶經過漫長的愛情長跑準備攜手踏入婚姻時,組建家庭便成了此刻面臨的最大難題。家庭包括家和家人,家,顧名思義,兩個人共同組建和撐起的那個小集體便是家。而經營壹個家,最重要的就是得到雙方長輩的認可和祝福,因此見雙方家長,自然就成為了他(她)們組建家庭的第壹步。

 

那麽問題來了,第壹次見家長,先去見哪壹方的父母比較合適?有沒有什麽說法呢?關於見家長的習俗,倒也說不上有什麽禁忌,只是根據不同地方的傳統而有所區別。不過我認為呀,暫時拋開風俗傳統壹事不提,男士出於對女方長輩的尊重和對這樁婚事的誠意,還是應該先去拜訪女士的父母比較好。接下來,我想從以下幾點說說我的看法:

從還未有自由戀愛壹說的古代開始,就有男方托媒人到女方門上說媒提親的現象,只不過那時的第壹次上門被稱為“納采”。中國傳統的婚俗禮儀叫做“三書六禮”,六禮指的是舊時的婚禮男家須具備納采、問名、納吉、納征、請期、親迎這六種禮儀,而納采恰好正是六禮之首。當男子屬意壹位女子時,先向女家求婚,宴請媒人做媒,女方同意後,收納男方家的送來的訂婚禮物,此謂之納采,當今稱之為“提親”。之後,再借媒妁之言和男女雙方的父母之命,男子基本上就可以成功地迎娶心儀的姑娘回家了。所以說,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習慣呢,其實是男士先主動上門拜見未來的嶽父嶽母,以此來表達男方迎娶女方的誠意和對女方父親母親的尊重。

據現代網絡不詳細數據表明呀,在當今自由戀愛的時代,見對方父母時男士比女士壓力更大,尤其是在見女方父親時。為什麽這麽講呢?俗話說“嫁出門的女兒潑出去的水,再難收回了”,因此女方父母對於男方,尤其是對於不了解家庭背景的陌生男士的要求會更加嚴格和挑剔。說到這裏,有壹個小故事想要跟大家壹起分享。

前段時間熱播的壹個關於兩性感情的綜藝節目《新生日記》裏,女兒小馬瞞著父母通過自由戀愛找了壹位不合父母心意的老公,在父親的心目中自己的女兒乖巧懂事,是他的心肝寶貝,可是這位未來的女婿卻連基本的工作都不穩定,在父親簡單的觀念裏,男方沒有穩定工作就意味著自己的女兒將來會沒有穩定的生活。他曾壹度堅決反對,可終究還是拗不過女兒那顆死心塌地的心,只好妥協。雖說勉強答應了孩子們的婚事,但父親長久以來積累的怨憤和委屈終究還是在女兒領證的宴請之上,爆發了。父親那天喝了很多酒,喝到瞪著大大的眼睛壹直在倒壹瓶還沒打開瓶蓋的酒,借著酒勁,他對自己未來的女婿說出了這樣壹段感人至深的話:

“跟小馬在壹起,妳何德何能,我們家丫頭,我辛辛苦苦養大,好比養了壹盆花,我養了十多二十年,剛開花,花沒了,她跟妳談朋友,完了以後我還不知道妳是誰,我對妳根本就不了解,我那麽好的壹盆鮮花,給我端跑了,連盆都給我端跑了… …”

聽完這段話,在我因這位父親比喻滑稽好笑的同時,又不禁感動得潸然淚下… …父親的話說的很重,甚至有些割心,但卻真真實實地道出了天下所有父親心裏想說卻很少說出的話。他的女兒,從呱呱墜地時那巴掌大小的嬰兒長成如今亭亭玉立的大女生,也許他並沒有能力給她世界上最好的生活,但是他卻把自己作為父親全部的愛都傾註在了她的身上,捧在手裏,放在心裏他都覺得不夠安全。說到這裏,我想起了曾經看過的這樣壹段話:“那個在我懷抱裏長大的小公主,我捧在手心,放在頭頂,恨不得親手去摘天上的星星給她。我知道,她這輩子壹定會離開,要落到不知哪個混小子手裏,天下沒有壹個小子能比我更愛她,我怕她過的不好,想著女婿壹定要千挑萬選,讓我放心。沒想到,她偏偏愛上了壹個我不那麽放心的人。我不是討厭女婿,我是討厭我女兒未來的風險,我的寶貝,我壹點都不敢賭,我都不了解妳,萬壹,萬壹妳給不了我女兒安穩呢?”

… …

讀到這裏,妳是不是也感同身受,壹位父親需要憑借多麽沈重的舍得,才能親手將自己心愛的女兒交給壹位陌生的男子,從此之後她將走進另外壹個家庭,開始自己的後半生。可憐天下父母心,更不要講那些遠嫁來到臺灣的大陸女士,她們的父母有著常人難以體會的割舍和心酸。想到自己女兒的前半生,自己可以為她遮風擋雨,可是後半生,如若未遇良人,孤身壹人又該去依靠誰呢?因此,為了女兒的幸福嚴格把關,有所挑剔,也是人之常情。男士應該多多體諒和讓步,主動去承擔壹些事情,先讓女方父母了解和認可了妳,便先解決了燃眉之壓力。

以上觀點以我自己的立場為出發點卻並不是唯壹的選擇,其實,兩個人在壹起最重要的還是互相之間的理解和溝通,先見誰的家長這個問題其實完全取決於情侶之間的共同商議,不管先去見哪壹方的父母,都要拿出應有的尊重、禮貌和熱情,以誠待人者,人亦誠而應,相信只要兩個人情比金堅,並最大努力地盡到身為兒女應盡的心意,父母的那壹句祝福壹定不會缺席。

返回頂部